週未一大早去看牙醫,十一點左右結束。本來想到百老匯電影中心旁邊的餐廳吃頓休閒的午餐,順便看看電影書,重溫讀書時代文藝青年的樂趣。誰不知剛好十一點半有一場由導演Walter Salles執導的《浪蕩青春》(On The Road)上映,機不可失,立即買票進場。
很令人期待的電影海報
早上電影中心的悠閒氣氛
早上的陽光,加上電影中心附近的悠閒的氣氛,很期待這一次突然賺到的短暫假期。於是想買一杯咖啡和三文治,好好欣賞這套回味50年代的美國電影。可惜的是,四週沒有像樣的咖啡館(電影中心旁的那家要11:30才開始營運),唯有求救Mcdonald。在沒有期望之下,他家的即磨咖啡居然不錯,真喜出望外(因為不少Mcdonald的員工並不懂得正確操作咖啡機)。
兩位男主角選角出色
近140分鐘的電影,沒有期待中的青春觸角,導演只是利用幾個角色,將1947-1952年(應該是吧~)所謂『Beat Generation』的狀況,平鋪直述的表達出來。論功力,《浪蕩青春》沒有楊雅喆導演《女朋友。男朋友》利用歷史事件講故事的細膩。起碼人物的性格隨著成長和時代的變遷而改變,性格更有血有肉;它也沒有90年代《未路狂花》講人性面對選擇,漸漸走向不歸路的劇力萬鈞。可能,和描寫的那個年代有關係吧~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美國青年人的價值觀變得糢糊,他們相信自由主義,甚至更接近個人主義,對甚麼都無所謂,想的往往是如何過一個不一樣的人生。要拍出這種無所謂的氣氛也不容易吧!
那一代,他們喜歡文學,經常無病呻吟,文字創作往往隨意而為,不受常規。《浪蕩青春》就是以當時小說家Jack Kerouac的同名小說On The Road為原型而改編(其實是寫他自己)。「性」、「大麻」、「率性而為」往往是那個年代的典型行為,在《浪蕩青春》統統可以找到。看玩以後,談不上很失望,因為導演的確真實呈現了當時青年人的心態,只是沒有帶出一些應有的思考空間而已。想了解那個年代青年人心態的朋友,到是值得一看。
推荐指數:6(10分滿分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